一、采購項目內容
(一)工作背景
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廣州市提出汽車主導產業強鏈拓鏈,打造千億汽車產業集群戰略。市政府于2022年印發《廣州市支持番禺區建設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基地實施方案》,要求番禺區整備不少于4000畝工業用地用于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為落實“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戰略要求,番禺區政府高度重視,統籌謀劃番禺智造創新園發展,已于2023年完成約2000畝近期工業用地整備及規劃工作,企業招商陸續推進。番禺區智造創新園周邊地區作為番禺智造創新園的重要組成,是園區產業拓展、產鏈延伸及產研配套的重要空間平臺。為推動我區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集聚高質量發展,夯實番禺產業基礎,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整體打造高品質園區形象,有效指導土地儲備與供應,特開展本次工作。
(二)工作目標
全局系統謀劃,充分挖潛地區資源及優勢,凸顯地區TOD發展理念和濱水生態景觀價值,整體策劃用地發展定位和方向,開展片區控規調整及精細化城市設計工作,重點圍繞地塊內產業落地實施和村民安置,完善區域交通、市政、公服等配套,指導地塊高質高效建設,加速園區落地。
(三)工作內容
本次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及優化、城市設計和相關專項評估三個板塊。
1.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及優化
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及優化包含不僅限于以下內容,具體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要求為準:
1).現狀調研和相關規劃分析
通過現場踏勘、基礎數據收集整理、相關項目梳理等工作,對項目區位、現狀建設情況、現狀交通情況、相關規劃情況、權屬信息、歷史審批情況和相關政策背景等進行摸查與分析,搜集整理涉及本項目的相關情況并進行分析研究。分析相關規劃對項目及其所在區域的發展定位、空間布局、用地性質、建設規模等方面的要求。
2).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
控制性詳細規劃必要性,對項目概況和申請調整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提出申請調整的內容。根據申請調整內容,提出規劃建議,編制地塊及規劃管理單元調整草案,確定本地塊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的用地邊界,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地塊用地性質、容積率、密度綠地率等具體控制要求。明確道路系統、綠地體系、公共服務設施的控制要求。對比研究調整方案與現行控制性詳細規劃,分析調整方案是否滿足要求,保證方案合理性。
3).控制性詳細規劃論證報告
根據上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規委會、市政府的相關要求,綜合上述內容,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論證報告,包括項目整體概況、調整必要性、申請調整的內容、調整前后對比、調整影響分析、專項評估,以及公示、審查及部門意見落實情況、提請會議審議并表決的內容等,全面、深入論證本次控制性詳細規劃工作。
4).控制性詳細規劃上網文件
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控規信息上網工作管理細則》的要求,制作控規上網矢量文件,成果數據標準格式應符合《控規上網入庫提交成果要求》《控規上網成果gis數據制作標準》。
5).其他工作內容
(1)現狀介紹視頻制作。根據規劃主管部門審查需要,制作用地現狀介紹視頻材料,時長約1分鐘,具體要求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意見為準。
(2)其他配合服務。配合制作與項目相關的會議匯報文件、公示材料(含公示牌)、專家評審會匯報材料、市(區)規委會審議材料、上報市(區)政府的審批材料以及批后相關宣傳報道資料等。
2.城市設計
在番禺智造創新園概念規劃框架指導下,結合《廣州總體城市設計》《廣州城市設計導則》《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空間城市設計及規劃管理工作的通知》開展地塊城市設計工作。統籌征地留用地,整合地鐵3號線海涌路站亞運大道以北片區和智造創新園近期開發用地方案,匹配汽車產業鏈企業空間需求,尊重場地藍綠環境特征,引入國內外先進TOD理念與規劃方法論,圍繞園區周邊已建在建的地鐵站,對園區形態和公共空間等方面進行的整體構思與詳細設計,重點控制總體天際輪廓線、亞運大道沿線、河涌水系和市橋水道生態空間一線等主要界面,聚焦核心節點空間形態設計。提出園區城市空間結構、用地功能、開發強度、建筑高度、重要界面、視線廊道、藍綠體系、地下空間、設施布局、城市家具、建筑風貌等要素控制要求,形成城市設計分圖圖則,指導地塊出讓及園區建設。
3.相關專項及評估
1).綜合交通規劃研究及交通影響專項評估
銜接整合在編地鐵3號線海涌路站亞運大道以北片區和智造創新園近期開發用地方案,關注片區整體近遠期客貨運交通及慢行系統塑造,開展綜合交通規劃專題研究,梳理片區交通問題提出針對性規劃策略,以及近期交通實施方案建議,指導控規調整工作。
結合控規編制方案,論證控規調整方案的交通可行性。主要工作內容為地區現狀和規劃分析;針對地塊詳細控規調整方案,預測控規調整前后交通需求變化;結合穩定的交通專項方案和控規調整方案,從控規調整前后交通流量變化角度分析控規調整產生的交通影響;提出控規優化調整情況下的交通優化建議、交通設施落地評估等;編制交通影響評價報告。
2).市政基礎設施專章(含市政承載力評估)
對接上層次專項規劃,結合市政公用設施影響評估的優化建議,在預測未來市政基礎設施需求的基礎上,合理規劃范圍內給水、供電等市政工程管網布局。具體包括:現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市政規劃、豎向規劃、給水工程、污水工程、雨水工程、燃氣工程、電力工程、通信工程、環衛工程、消防工程、綜合管廊(纜線管廊)工程等。
3).城市樹木保護專章
對項目范圍內的現有綠地、連片成林樹木、古樹名木及古樹后續資源的現狀進行摸查的基礎上,提出保護利用方案。包括片區綠地系統布局與建設項目進行整體分析,對綠地調整進行平衡分析,并明確樹木保護范圍和保護措施,增強園林樹木保護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實現綠化高質量發展。
主要內容包括:(1)范圍內現有綠地的面積、范圍信息及保護要求;(2)連片成林樹木的面積、范圍、主體樹種等信息和保護要求;(3)范圍內古樹名木及古樹后續資源的樹種、數量、坐標、生長狀況、立地條件、保護設施狀況等詳細信息及保護要求;(4)根據摸查評估的情況結合廣州市的相關規定,需對后續開發建設或保護工作提出具體工作指引。
4).歷史文化遺產調查評估
詳細核查規劃范圍內已確定需要保護的歷史文化遺產情況。延展調查年代區間和保護類型,調查需要保護的其它歷史文化遺產情況。開展歷史文化遺產影響評估,明確評估范圍內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及價值特色,系統梳理遺產現狀保存情況。涉及歷史文化遺產的項目,應核查與相關保護規劃的銜接,落實保護要求,并結合規劃方案,評估分析項目建設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影響,提出保護利用的有效措施和建議,形成歷史文化遺產影響評估報告。
5).海綿城市(洪澇安全)評估
明確建設項目所在排澇片區的規劃標準,落實區域排水防澇設施及建設項目排水防澇設施的控制指標。明確防洪排澇標準、河涌水系、排水防澇工程評估要點。依據《廣州市河涌水系規劃(2017-2035年)》,明確水庫、河涌的排澇標準、河寬、斷面形式、管理范圍等。開展雨水徑流控制標準復核,按照有效應對100年一遇降雨為目標進行防澇能力評估。
洪澇安全評估編制成果要求應符合《廣州市水務局關于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洪澇安全評估審查要點的通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加強詳細規劃專項評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核心要件應包含“三圖一表”,即:《藍綠空間規劃圖》、《海綿設施布局圖》、《豎向工程推薦方案圖》和《洪澇安全評估特性控制表》。
6).根據廣州市控規審批及技術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按需開展其他詳細規劃專項評估事項。
(四)本公告期限自:2024年02月27日至2024年03月05日止
(五)請潛在供應商于2024年03月05日17:30前
本招標項目僅供正式會員查看,您的權限不能瀏覽詳細信息,請點擊
注冊/
登錄,聯系工作人員辦理入網升級。
聯系人:陳經理
電話:010-83551561
手機:13717815020 (歡迎撥打手機/微信同號)
郵箱:kefu@gdtzb.com
QQ:1571675411